自然资源部:我国“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8000万亩
记者12月4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围绕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简称为山水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
自然资源部表示,截至目前,国家部署实施了50多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此外,自然资源部还扎实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公里,修复滨海湿地60万亩,我国红树林面积已达43.8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自然资源部公布一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12月4日,自然资源部还公布了37个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梳理了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探索形成的典型技术模式和科学举措,以及各地在统筹管理、体制机制、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华北河湖生态补水、锡林浩特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重庆广阳岛生态修复实践创新等37个典型案例涉及17个省份,都分布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或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节点,涵盖了湖泊、湿地、河口、江心岛、沙漠、矿山、退化土地等多种类型,以及自然保护区、流域、海岸带与海岛等多类区域。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 王磊: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案例从中选取了15个不同类型的子项目典型案例,体现了山水工程大尺度、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展示了各地在探索跨部门多主体多学科的协同机制、多要素系统治理的模式,以及在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上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
矿山生态修复案例,它从不同矿种修复技术策略、不同区位矿山修复与功能定位、社会资本引入环节与途径等方面聚焦矿山开采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则围绕滨海湿地、海岸线、海岛整治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等不同类型,选取了11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 王磊: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提升,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滨海湿地碳汇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展示了海岸带与海岛保护修复中典型做法与实践经验。
来源:新华网
徐州中矿数字化矿山技术研究所
【官方微信】
全国客服电话:
400-0516-619
欢迎各界人士前来咨询
热线:400-0516-619
电话:18052114008
传真:+86-0516-80297711
邮箱:290385792@qq.com
网址:www.zyny.org.cn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镇财富湾财富公馆1-1403
CONTANT US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徐州中矿数字化矿山技术研究所 苏ICP备18027288号-1 32031202000604 技术支持:徐州中矿数字化矿山技术研究所
绿色矿山网声明: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出处及作者,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