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白皮书,为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向智能化迭代更新指明方向
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白皮书全面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
白皮书在绿色矿山建设部分,介绍了我国矿业广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开采,提升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情况。
十多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在破立并举中,一手抓矿业绿色转型,一手抓清洁能源开发,为矿业低碳发展注入了汩汩动能。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绿色矿山”
健全绿色矿山标准体系
不同类型的绿色矿山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资源,拥有什么样的矿区环境,如何走向数字化、智能化,自然资源部因矿施策,制定了相应的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规范,明确了基本要求。建成了一套由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与企业形象6项一级指标以及24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绿色矿山的“达标线”。
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跑在前”,省市县绿色矿山创建联动发力。浙江、湖南、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新疆、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制定了地方标准以及量化评估指标、评估办法,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蔚然成风。
矿山企业也“不待扬鞭自奋蹄”。多家矿山企业都研制了自己的企业标准,主动转型,自我加压。
在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互配合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矿山已生成“绿色基因”并茁壮成长。
白皮书显示,我国已建成11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创建了50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围绕“怎样建设绿色矿山”
加强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绿色科技是实现绿色转型的源动力。2022年,自然资源部开展了新一轮评选更新,遴选产生了涵盖地质勘查、采矿选矿、绿色低碳等多方面的317项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近年来,我国砂石骨料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行业取得很大成绩,尤其是部分砂石骨料矿山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涌现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进一步加快行了业技术升级步伐,解决了我国砂石骨料企业发展水平两极分化问题,促进了行业整体装备、工艺技术水平提高,实现高质量发展。
受自然资源部委托中国砂石协会等单位对《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19年版)》中的技术在资源节约、效率提升、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中国砂石协会积极组织行业优秀企业申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评选活动。
砂石行业的先进适用技术主要包括:短流程低能耗高品质的砂石软岩高效加工技术,高效硬岩砂石成套加工技术,矿山固废、尾矿及废水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及装备,基于采矿无人化、选矿智能化、生产和安全实时监测监控、远程运维、能源管控、设备维修维护和安全虚拟现实培训等集于一体的AR/MR矿山智能管控平台及其工业APP,将新能源,无人驾驶,智慧矿山等技术集成与创新的绿色智能矿山运输设备等,破碎及筛分物料负荷感应智能调速节能技术,低磨耗装备材料制备,机制砂石制备在线质量监测技术,国防工程和核防护工程用高性能骨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集中高压远程送风湿法凿岩新工艺,客土喷播技术等新一代砂石技术装备。
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的建立和推广是实现节约资源、保护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矿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些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先进适用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为矿山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及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申报成功,进入自然资源部的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意味着获得权威的认可。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相关单位推广,有助于提高先进适用技术转化率和普及率。入选技术目录后,申报企业的知名度及荣誉感将显著提高,更有利于企业未来发展和技术推广。砂石骨料作为全球最大宗的矿产品,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特别是大力推广和采用低碳技术和装备,可以为砂石行业的碳减排和碳中和做出重大贡献。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推动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在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同时,陆续发布了124种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建立了我国矿产资源完整的“三率”指标体系。目前,全国有3000余家矿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
在“三率”的约束与绿色技术的推动下,以资源高效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的绿色矿山建设,不仅提升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推动了矿区环境治理,并向着智能化绿色矿山迭代更新。
来源:中国电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