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元帅与煤矿
煤矿工人是中国共产党所坚定依靠的重要力量。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许多革命先烈及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都曾与煤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积淀形成煤矿的红色传统和红色记忆。
为此,煤炭史志专家吴晓煜先生认真搜集整理资料,严谨订正史实,精心写成系列文章。中国煤炭报微信公众号特别将文章录制为音频,每周三、周五发布一篇,以此铭记历史,致敬先烈!让先辈的精神在百里煤海发扬光大!
彭德怀元帅与煤矿
吴晓煜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诗,盛赞立下赫赫战功的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一生戎马倥偬,纵横驰骋,为人民解放事业,以及在抗美援朝和国防建设中,功勋卓著。在红军初期任红三军团总指挥。抗战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然而,一些同志所不了解的是,彭德怀元帅一生与煤矿关系颇多。
在湘潭黄硕岭煤窑当童工
彭德怀于1898年出生在湖南湘潭县石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全家一贫如洗,他10岁时外出讨饭。为了活命,“13到14岁时,在离家不远黄碛岭土煤窑做童工”,所干的活是他“拉孔明车(竹筒做的煤窑排水工具)抽煤窑洞里的水,每天干十二三个小时,工资三十文。为了多赚几个钱,每天还到煤洞里去挑一两次煤。这都是笨重劳动。”“背煤时,头顶油灯。巷道里不通风,卫生极差,经常发生事故——塌方、冒水等,一死就是十几个人或几十人”。
据湖南煤炭史志专家孙林了解,彭德怀当年所下的黄碛岭小煤窑,就在乌石镇附近。在20世纪50年代还有小煤窑,但早已关闭了。
旧中国湖南煤窑主之残暴,对窑工之凶狠,在全国是最严重的。而拉孔明车的窑工则处境更悲惨。身强力壮者尚难以胜任,而一个年仅13岁的儿童,正是长身体,每天从事十二三个小时的繁重劳动,还要到漆黑的煤洞里挑煤,其凄惨与悲哀之情景,是可想而知的。
彭德怀在这个煤窑里干了两年。他在回忆录里愤怒地写道:“第二年冬,时近年关,煤矿亏本倒闭了,厂主跑了。在两年劳动中,我仅领得一年工资,其余算是白费了。”“从煤矿回家,已是年关,脚都冻裂了”“ 我的背也弯了,到现在还有点驼”“白替这些狗东西干了两年。”他常对工作人员讲,“这段贫困生活,对我是锻炼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忆到幼年的遭遇,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因此,我对幼年的生活经历,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革命战争年代指导挖地道爆破攻城
彭德怀在煤窑的经历,不仅使他养成了刚毅的性格,而且掌握了井下开掘巷道的技术。这一技术,在他多次指挥工兵部队通过挖地道,炸开城垣,取得攻城胜利中派上了大用场。
1933年,任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的彭德怀,指挥攻打沙县县城的战役。敌军有两个团凭借又高又厚的城墙据险固守。红军几次攻城均未奏效。
在这种情况下,彭德怀作出开挖坑道到城墙下并实施爆破攻城的决定与部署。他到离城只有一百多米的作业现场实地察看与指挥。大家担心他的安全,但他沉着坚定,坚持下坑道了解第一手情况。据当年的工兵部队负责人王耀南回忆:“看到彭总指挥,大家都很高兴……彭总指挥非常沉着。他过去当过矿工,对坑道作业很熟悉。他视察了我们的作业进展情况,仔细记下了坑道各部位的尺寸,并对坑道壁龛的大小、深度及武器配备作了具体的指示。对于防止坍方及坍方后的抢救工作也做了具体的安排,提出了要求。”当彭德怀听战士讲用罗盘确定方位,“这又笨又不准时”,立即让警卫员把自己用的指南针送了过来,而且“临出洞时,还装了两筐土,亲自把它拖了出去”。
不仅如此,彭德怀还把坑道作业的各项具体要求与注意事项,汇总成条文,作为作业细则,以命令形式下达到坑道作业的各连队。此后,他又几次下坑道现场检查与指挥。
最后,红军终于把坑道挖到了敌城下方。工兵部队把装满炸药的两个大棺材,用滚木推进了炸药室。点燃了12根导火索,一声巨响,顿时火光冲天,把城墙炸开了几丈宽的大口子,大部队如潮水般冲入城里,红军一举拿下了沙县城。
三线建设中关心煤矿与矿工
1965年,彭德怀担任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总指挥(副主任)。由于彭德怀头上还戴着“反党集团头子”的帽子,军工方面的事对他保密,只让他分管煤炭、天然气生产和后勤工作。
彭德怀顶着巨大压力,全力做好分内工作,特别是非常关注煤矿建设,多次到建设工地视察,了解情况,看望煤炭工人。
1965年12月,他先后到内江、自贡、威远调查了解煤炭生产情况。
1966年2月底,彭德怀到四川宝鼎矿区考察煤矿建设进展情况。他看到咆哮奔涌的金沙江两岸山上,耸立着一排排的铁塔和索道,十分高兴。陪同的特区建设人员告诉他,将来宝鼎矿区出的煤炭,都要通过这些索道运往洗煤厂,然后炼成焦炭,保证钢厂高炉炼钢。彭德怀兴奋地说:“有了宝鼎煤矿的粮草,(钢铁元帅)就可以升帐了!”
彭德怀又来到了矿上。看到“工人正排着队进矿,他们头戴矿灯,脚穿皮靴,一个个显得十分精神。”他也来了精神,说:“我们进洞去看看”,就跟在工人后边向矿洞走去。
特区同志赶忙拦住他,说矿洞刚刚开挖出来,矿体还没完全支撑好,还是别下吧。彭德怀却说:“怕什么?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来这大山里建设三线,我们指挥者都不敢进去,躲在外面观看,这样的仗怎么能打胜?”他还说:“这煤洞你们不知道进去过没有,我彭德怀可是从小就钻煤窑的苦孩子,到了这里,不进洞里去看看,那心里也不舒服呀!”
于是,彭德怀在矿区同志的陪同下,戴着安全帽,进了矿井。井下正在采煤,风枪突突响着,煤壁乌黑,粉尘弥漫。陪同人员劝他回去,他却走到采煤工人那里,与矿工像老朋友一样聊了起来。他说“师傅们辛苦了”“有好多年没有下过煤井了,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矿工们用工作服擦了擦手上的煤灰和汗水,向彭德怀伸过手来,“首长你……”“首长真会开玩笑,难道你也挖过煤?”“挖过呀,那是用铁锹给老板挖煤,身上拖着一只装煤的竹筐,像狗一样从煤洞里爬出来!”
矿工们不再紧张,一个青年矿工,想说什么,但欲言又止。过了一会儿才说道:“我们参加三线建设的煤矿工人,总不能一个个打光棍吧。有家的现在又不准进来,没家的找对象就更难。上级能不能想办法帮助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此时的彭德怀感到一种难言的心酸,煤矿工人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仍然大干苦干,实在可敬。他忙掏出小本子,记下了矿工的愿望,并认真回答说:“提得好,提得对。回去后一定尽力想办法解决。到时建几座纺织厂,再办一些后勤服务部门,多吸引一些漂亮的姑娘,参加三线建设。总不能让你们总打光棍吧!”工人们高兴地说:“彭主任,你要真能帮助解决了,下次来宝鼎煤矿,我请你到家里喝喜酒!”彭德怀高兴地与矿工约定说:“这酒呀,我算是喝定了!”果然,不久就有一批家属从抚顺迁到矿区,矿上成立了家属五七连,开荒种地,办商店,后勤工作也上了台阶。这些包含着彭德怀的努力与争取,也体现着他对煤矿工人的深情厚谊!
那位青年矿工后来也许娶上了漂亮的媳妇。而此后的彭德怀想再来看看宝鼎煤矿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矿工们也为没能请到彭老总喝喜酒的承诺而失望。但是,彭德怀那亲切与伟岸的形象却永远存留于广大煤矿工人的心中。
(写于2022年6月2日)
参考文献:《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1965年后的彭德怀》(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月)、《彭德怀与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坎坷的路》(王耀南回忆录,战士出版社,1983年6月)。
(作者系中国煤炭史志专家,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来源:中国煤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