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贵在坚持。该矿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多个环节来打造美丽矿区。
伊敏露天矿首先坚持握住绿化土不动摇。草原地区地表薄薄的一层第四系腐殖土是极其珍贵的,该矿在生产过程中,珍视每一块土地。由于腐殖土薄,部分区域不足10公分,而腐殖土层下面不是黄黏土就是沙层,采装十分困难。同时,腐殖土需要运送至绿化区域,一般绿化和到界排土场是跟进的,致使绿化区域和腐殖土回收区域在采坑的两端,因此,腐殖土平均运输距离在10千米以上。腐殖土回收相对一般的岩土装卸运输要增加费用2~3倍,但该矿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地表腐殖土进行提前回收、单独存放,直接运至绿化位置,作为排土场绿化覆土,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壤资源的重复利用。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母亲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以便他未来发光发热。”该矿矿长张波形象地比喻说。
坚持重塑原地貌不动摇。该矿开采的剥离物原土层从地表向下一般为腐殖土、黄土、沙子、泥岩。他们根据剥离物原有土层结构,在剥离排土过程中将泥岩排在排土场的最底层,地表以下形成泥岩挡墙,阻隔外围来水,以便恢复矿坑外围水层和水系。在将近地表时排弃沙子、沙子上部覆盖腐殖土,为生物栖息提供土层条件。排土场排弃的物料自然安息角为33度,受雨水冲刷后极易产生冲沟,植被恢复十分困难。该矿根据本地区草原地貌特点,在绿化之前加入了放坡环节,即坡面角削减至12度~15度,放坡后的排土场成功地避免了水土流失,绿化后的排土场与周边自然地貌完美地融为一体,真正让再造的土层和地貌达到了“克隆”草原的效果。
坚持提升土壤质量不动摇。由于回收的天然腐殖土肥力低、土壤盐碱性较大,难以满足植被生长要求,该矿利用农家肥,进行肥、土混合试验改良土质,经过3年的种植试验结合植被种植资料,最终采用农家肥与腐殖土按1∶10进行混合。改良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农家肥中未腐化的植被种子成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天然种子库,植被恢复区物种多样性提升,植被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植被恢复过程中因地制宜很关键。据了解,伊敏露天矿克服地处高寒、无霜期短、土壤贫瘠等不利植被生长的自然条件,结合生态演替规律,不断寻找着最适宜本地生长的植被。通过多次试栽,最终披碱草、羊草、沙棘、樟子松、银中杨等因其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具有固氮效果等特点已成为排土场大面积种植的物种。
“我们通过实践总结,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植被恢复模式过程,植被恢复的第一年选择多种草本植被进行混播种植,种草后的3年内在种草区域栽植灌木,灌木选择具有改良土壤效果的物种,使草本植被互利共生——草本植物在灌木郁闭前起到固持土壤、防止扬尘的作用,灌木具有固氮作用,为草本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在矿区周边、工业场地周边、道路旁栽植适宜本地生长的乔木,形成矿区周边绿化抑尘带。”该矿矿长张波介绍。
该矿为了提高成活率,注重种植过程,还总结推广了8个紧密相连的一整套、全流程的生态修复和栽树种草工艺。
一是设计切实可行的灌溉系统,利用疏干水、明排水灌溉植被恢复区,布设灌溉管网用于灌溉。
二是对覆完腐殖土的区域进行精细平整、松土,采取“大弯就势,小曲整平”的做法,将其修整为绿化适宜地形。
三是对平整后的坡面修筑水保截引格,坡面与平台交界处修建挡水埂。
四是在坡面、平台和挡水埂等绿化区域播撒混合草籽,根据草籽完好率确定播撒密度。
五是在播撒种子后轻翻、轻压地表,将种子盖于土壤中。
六是均匀覆盖草帘子,草帘子起到保水、保土、保肥效果。
七是在覆完草帘子处均匀洒水,提供种子发芽及生长水分。
八是在种完草的2~3年栽植灌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混交种植,矿坑主干道旁栽植乔木,使到界排土场林草覆盖率达85%以上。
“美丽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当《中国矿业报》记者离开伊敏露天矿,耳边响起这首欢快动人的草原歌曲时,才深深懂得,只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的梦想终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