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绿色矿山建设专栏 |开矿不见矿 矿在美中藏

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有一个被誉为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电联营企业——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伊敏露天矿,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
坐车行驶在矿区里,一阵微风吹过,一整片的绿草整整齐齐地跟着点头,一株株绿树默契地打了个寒颤,然后定了定身子站在那里。这“一整片的绿草”就是矿山公路旁占地30公顷的绿化区。

“经过多年的绿色矿山创建,我们对露天采场及周边层层‘设’绿,打造出了一道道植被景观,实现了矿区与草原同绿、美丽与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该矿矿长张波说。

美丽的矿区周边

1

让草原永远留在矿区

 

1976年7月,伊敏露天矿的先辈们在茫茫的草原上白手起家。他们深处严寒,脚踏草地,头顶蓝天,接受汗水与冰雪洗礼的同时,始终牢记“莫让后人问草原在哪里”的警示,默默践行“只允许把这里变得更好”的承诺,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将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与基建和开采工作同步进行。

尤其是近几年来,为了打造绿色矿山,伊敏露天矿不忘初心,用了两个月时间将占地4万余平方米、土方堆砌量21万立方米的原废除破碎站及基础“愚公移山”,将6万余平方米低洼区“精卫填海”,将10万平方米的废品堆置区、闲置空地等“整容化妆”,最终形成了植被恢复区20多万平方米,用勤劳的双手成功地将一条绿化毯披在矿山公路和露天采场之间,罩住土壤、阻尘吸尘、美化环境。

 

 

“矿山由于气候环境原因,每年绿色的时间很短。这‘一株株绿树’是我们在矿山公路既有场地上栽植的乔木林,经过四五月份的覆土、平整、栽植,六七月份的养管,在几乎寸草不生的场地,建出了一抹清新,7000株杨树像战士一样守护在矿坑旁,抑尘降噪,美化环境。”该矿矿长张波说指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说。

经过40多年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付出,目前伊敏露天矿范围内植被区面积已突破724万平方米,累计绿化面积1.9万余亩,形成灌木林地4500亩,初步形成了环坑路旁乔木林、乔木林搭接坡面灌草结合灌木林、灌木林搭接排土场顶部多种草本植被区的植被景观,从矿坑内外望去均是层次分明的绿,同时即使大风天气,灰尘也难以穿过层层“障碍”逃出去,真正实现了“开发与保护同步,美丽与发展共赢”。

 

2

努力提升不畏难

 

近年来,伊敏露天矿围绕绿色矿山创建,在“绿”“美”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矿区的美丽指数和幸福指数。

该矿通过对采区的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为整个矿区绣上了一朵朵绿色之“花”。
“由于开采推进方向腐殖土越来越薄,厚度在5~30厘米,致使腐殖土严重短缺。同时,因土壤质地差,偏碱性,很难满足大多数植被生长需求。此外,受气候、恢复面积及种子来源影响,矿区植被恢复物种少,当到达恢复植被生长周期末端时,没有植被与其互补生长,覆盖度就会下降。自2020年春季开始,伊敏露天矿部分植被区出现植被覆盖度下降现象。”该矿矿长张波说。
为了巩固提高矿区绿化成果,今年春天,伊敏露天矿克服疫情期间施工人员有限的困难,合理调配工作区域及时间,通过全面开展沙棘坑修整、覆盖度不满足要求区覆土、旋耕、混播草籽、加大灌溉力度等措施,历经50多天“易容术”的施展,完成了45万平方米范围内的修复种植工作。一块块覆盖度提升区就像嫩绿色的花朵一样绣在700余万平方米的植被恢复区上。
该矿为了进一步提升矿区整体景观效果,2020年又开展了创建花园式矿山活动。种草时,他们将格桑花、油菜花、蒲公英等与披碱草混播,自5月份开始,共在40公顷范围内播撒了多色种子。目前,在种植较早的20公顷新种草区域,已有黄色、粉色的小花成长在草丛中,有的小花还默默结下种子,传递美丽希望。同时,在矿山主路旁、工业厂区周边,他们种植了多年生草本花带23000平方米,在办公楼前花坛栽植多色花卉2万余株。
“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在矿区种出了多色‘彩’。现在,矿区犹如一个花的海洋,红、黄、蓝、绿、紫等各种花草争相斗艳。漫步矿区,眼中就会无意中收入多彩花色。”该矿矿长张波欣喜地说。
为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使植被恢复区生态尽快趋于稳定,伊敏露天矿还在坡面种完草的第二年,及时栽植沙棘、柠条等灌木。2020年5月,他们在环坑排土场坡面栽植灌木18万丛,外围坡底栽植银中杨7000株。经过两个月的养管,乔灌木成活率达到75%以上。一丛丛沙棘、柠条和那一株株杨树,像小卫兵一样整齐地站在露天矿排土场,形成了一道绿化抑尘带,默默地守候着绿色矿山。

3

永恒不变的坚持

 

绿色矿山贵在坚持。该矿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从多个环节来打造美丽矿区。
伊敏露天矿首先坚持握住绿化土不动摇。草原地区地表薄薄的一层第四系腐殖土是极其珍贵的,该矿在生产过程中,珍视每一块土地。由于腐殖土薄,部分区域不足10公分,而腐殖土层下面不是黄黏土就是沙层,采装十分困难。同时,腐殖土需要运送至绿化区域,一般绿化和到界排土场是跟进的,致使绿化区域和腐殖土回收区域在采坑的两端,因此,腐殖土平均运输距离在10千米以上。腐殖土回收相对一般的岩土装卸运输要增加费用2~3倍,但该矿多年来一直坚持对地表腐殖土进行提前回收、单独存放,直接运至绿化位置,作为排土场绿化覆土,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土壤资源的重复利用。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母亲保护着自己的孩子,以便他未来发光发热。”该矿矿长张波形象地比喻说。
坚持重塑原地貌不动摇。该矿开采的剥离物原土层从地表向下一般为腐殖土、黄土、沙子、泥岩。他们根据剥离物原有土层结构,在剥离排土过程中将泥岩排在排土场的最底层,地表以下形成泥岩挡墙,阻隔外围来水,以便恢复矿坑外围水层和水系。在将近地表时排弃沙子、沙子上部覆盖腐殖土,为生物栖息提供土层条件。排土场排弃的物料自然安息角为33度,受雨水冲刷后极易产生冲沟,植被恢复十分困难。该矿根据本地区草原地貌特点,在绿化之前加入了放坡环节,即坡面角削减至12度~15度,放坡后的排土场成功地避免了水土流失,绿化后的排土场与周边自然地貌完美地融为一体,真正让再造的土层和地貌达到了“克隆”草原的效果。
坚持提升土壤质量不动摇。由于回收的天然腐殖土肥力低、土壤盐碱性较大,难以满足植被生长要求,该矿利用农家肥,进行肥、土混合试验改良土质,经过3年的种植试验结合植被种植资料,最终采用农家肥与腐殖土按1∶10进行混合。改良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农家肥中未腐化的植被种子成为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天然种子库,植被恢复区物种多样性提升,植被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植被恢复过程中因地制宜很关键。据了解,伊敏露天矿克服地处高寒、无霜期短、土壤贫瘠等不利植被生长的自然条件,结合生态演替规律,不断寻找着最适宜本地生长的植被。通过多次试栽,最终披碱草、羊草、沙棘、樟子松、银中杨等因其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耐寒、耐旱、具有固氮效果等特点已成为排土场大面积种植的物种。

“我们通过实践总结,现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植被恢复模式过程,植被恢复的第一年选择多种草本植被进行混播种植,种草后的3年内在种草区域栽植灌木,灌木选择具有改良土壤效果的物种,使草本植被互利共生——草本植物在灌木郁闭前起到固持土壤、防止扬尘的作用,灌木具有固氮作用,为草本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在矿区周边、工业场地周边、道路旁栽植适宜本地生长的乔木,形成矿区周边绿化抑尘带。”该矿矿长张波介绍。

该矿为了提高成活率,注重种植过程,还总结推广了8个紧密相连的一整套、全流程的生态修复和栽树种草工艺。

 

 

 

一是设计切实可行的灌溉系统,利用疏干水、明排水灌溉植被恢复区,布设灌溉管网用于灌溉。
 
二是对覆完腐殖土的区域进行精细平整、松土,采取“大弯就势,小曲整平”的做法,将其修整为绿化适宜地形。
三是对平整后的坡面修筑水保截引格,坡面与平台交界处修建挡水埂。
四是在坡面、平台和挡水埂等绿化区域播撒混合草籽,根据草籽完好率确定播撒密度。
五是在播撒种子后轻翻、轻压地表,将种子盖于土壤中。
六是均匀覆盖草帘子,草帘子起到保水、保土、保肥效果。
七是在覆完草帘子处均匀洒水,提供种子发芽及生长水分。
八是在种完草的2~3年栽植灌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混交种植,矿坑主干道旁栽植乔木,使到界排土场林草覆盖率达85%以上。
“美丽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当《中国矿业报》记者离开伊敏露天矿,耳边响起这首欢快动人的草原歌曲时,才深深懂得,只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开矿不见矿,矿在美中藏”的梦想终会成真。

(首席记者  王琼杰  通讯员 李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