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李永利委员:加快生态植被恢复 让矿山披上绿装

河北省政协委员李永利。长城网记者 烟成群 摄

 

长城网讯(记者 烟成群)“我注意到,一些地方矿产资源无序开发引起了生态环境破坏,煤矿石四处堆放、岩石裸露、植被受损,环境修复工作迫在眉睫。”2月19日,河北省政协委员李永利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矿产、矿山等资源开发必须与恢复生态植被相同步。

李永利介绍,河北把矿山修复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截至2020年12月,全省完成3666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率达85%。但是,矿山修复多年欠账仍然积压较多,工作任重道远。

综合性矿山修复工程内容包括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修复破损的山体、恢复毁坏的植被,使矿山生态环境与周边相协调。这需要地质、岩土工程、土壤植物、环境科学、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物学等10多个专业的配合。

李永利认为,各地应成立专门的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机构,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对遗留问题,按“谁开采、谁收益、谁治理”原则,采取强制措施让相关单位加大修复治理工作,恢复生态植被,改善矿区环境面貌。

本着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对目前正在开采矿山的企业,要明确其健全绿化组织机构,监督其加大在恢复生态植被方面的资金、技术等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制其实施配套的矿山修复绿化工程。

再就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对有资质、有意愿从事矿山生态植被恢复的企业,进行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持,采取有效的修复手段和技术,构建多层次的绿化美化体系,使更多的荒山、矿山披上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