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光伏+养殖”:复垦区生态修复治理后的经济发展“绿”动力

近日,由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和西蒙悦达集团合作的“光伏+养殖”项目由“蓝图”终于变为了现实!项目总投资达1.5亿元打造的“牧光互补”暨万牛养殖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引来第一批“新住客”——300头基础母畜海福特中高端牛种。目前该项目的光伏板块已全部建成发电,年平均发电量预计在700万KWh,发电量能满足企业年用电近50%,全年预计节约成本700万元以上,每年节约标煤207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21吨,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排放达199吨。该项目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养殖与清洁能源发电的双赢,也为复垦区生态修复治理后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绿”动力。

集中连片——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准格尔召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旗委“绿色矿山建设生态修复(提升)治理二十条措施”的目标要求,着力打造“井工+露天”整山整沟治理样板。

准格尔召镇与西蒙悦达集团合作建设的“牧光互补”暨万牛养殖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是矿区生态修复治理逐“绿”向“金”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连矿连排、互用填坑、平盘绿化、边坡刷坡种树的同时,“小流域+”沟坡、平台、坡面立体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新方法推动基础挡墙、节排水、蓄水池、喷滴灌系统等工程技术和生物绿化措施实现全方位、全应用。边坡四季常绿、林草布局优化、平台产业深耕,相邻矿山土地规模整合、产业统筹布局、效益多元共赢。形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联动大格局,塌陷区单体区域治理和公共区域治理,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不留白、无死角。生态底色、绿色颜值与平台产业相辅相成,绿色矿山建设的联动效益正在显现。

点“绿”成“金”——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新引擎

板上光伏释放绿色动能,板下养殖产业同步产生效益。

“牧光互补”暨万牛养殖及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养牛规模达万头,通过农企之间的“户繁场育、托管代养、入园养殖、合资建场”等利益连结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小群体、大规模、可复制遍地开花的格局,并且将复垦区“沉睡”的土地资源高效盘活利用,为后续产业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准格尔召镇还以建成的3大集中连片复垦区为基础,推动“3+N”生态治理修复区,让复垦土地易管护、可复产。

与此同时,准格尔召镇进一步创新企地企民利益链接模式,提升利益链接水平,群众可在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中通过参与全镇产业发展布局,以“股金、薪金、租金”的方式收获长久效益,激活煤矿复垦区绿色经济发展的一池“金水”。

下一步,准格尔召镇加快构建“现代能源经济+绿色矿山建设+乡村振兴”的综合发展模式,将串联绿色矿山“工旅”资源和准格尔召旅游区“文旅”资源,实施绿色矿山科普研学基地二期项目,推出“科普研学+农居体验”的特色课程,形成东康伊“周末经济”好去处。并且充分利用矿区复垦土地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光伏产业相结合的农光互补产业,着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助推矿区高质量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孙佳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