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五家渠有条唐朝路
横贯兵团第六师垦区的唐朝路,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碎叶路的一段,又是一件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国宝级文物。唐朝路,对于五家渠人,对于五家渠的明天,意味着什么呢?
唐朝路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穿行 文定讴摄
唐朝路的乡愁
清晨,从博格达雪峰升起的朝阳,为座落在五家渠市猛进北路的勘测设计院大楼镀上一层金色。这是一幢神秘的大楼,住着一群行踪不定的兵团人。他们带着仪器设备,跋涉师市的山山水水,绘就垦区每一项工程、新城每一座大楼的蓝图。此时,在二楼宽敞静谧而充满生气的工作间里,从事测绘工作20余年的女工程师张星,专注地望着显示屏上一幅师市地图。地图上那代表城市、团场的圆圈,代表道路的红线,是六师测绘人的杰作,唯有那条由东蜿蜒向西的细线,是从国家地图库底图上留下来的。有人提出,我们师市的地图是兵团人白手起家在万古荒原上描画出来的,有必要留下那条早已失去功能的道路标识么?
张星望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那条细线,久久不能平静。那细线标注的是:唐朝路。这三个字,触动了她心里最柔软的部分。
六师五家渠市地图上的唐朝路走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星出生在六师土墩子农场,是那里的唐朝路、烽火台伴随她长大。在她牙牙学语的时候,就从父辈那里知道唐朝路。童年的她,冬天去那里打柴禾,夏天去采蘑菇。收获的,不仅是背上沉甸甸的干柴,或者提篮里散发着清香的蘑菇,印象最深的,是那由东向西望不到头的路,那看不到边的梭梭与红柳,以及辽阔空旷、人迹罕至的大漠带给她幼小心灵的震撼。那呈波纹状的沙质地面,软绵绵的,一步一个脚印。道旁,时而稀疏时而稠密的沙生灌木丛中,不时有沙鸡惊叫着飞跑出来。更有趣的是,一种能够站立的跳鼠,整齐地排立在洞口向四周观望,当发现有人走近时,它才敏捷地窜回洞里,洞口留下嚼碎的草梗。她至今仍记得沙鼠那警惕的淡蓝色的眼睛。
唐朝路上的土墩子农场烽火台 文定讴摄
在地图上看到唐朝路的人不少,真正走过这条路的人却不多。2021年元旦,好友约我去唐朝路打卡。我们从一O二团唐南村驱车向东,经二二二团、土墩子农场穿过216国道进入红旗农场地界时,唐朝路消失在雪野之中。在距居民点不远的地方,偶遇一位中年人,便向他打听。这人用略带甘肃口音的普通话介绍说,这里是红旗农场六连,他姓张,是六连连长,唐朝路就在连队北面,去年连里还专门拉砂石维修过。张连长带着我们,很快就在茫茫的雪原上,找到被南北向的216国道截断了的唐朝路,找到了路旁汉唐时期的营盘梁古遗址。出生在红旗农场的张连长,自豪地对着我朋友的摄像头,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红旗农场这段唐朝路的前世今生。
红旗农场的汉唐古迹 文定讴摄
同样出生在唐朝路沿线的张明虎,是一O二团老军垦的后代。他从小长大的那个老十八连,地名叫唐南村,即唐朝路之南的村庄。他对唐朝路的认识,是在连队上小学时,历史老师告诉他的,说这条唐朝路啊,是公元702年唐代武则天下令修建的,大诗人李白五岁时,从碎叶经这条路回到四川江油。老师还指着窗外提问,你们看树上的霜花像什么?同学们只是七嘴八舌地说好看、好玩。老师吟诗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张明虎从此记住了那挂满霜花的树,记住了这两句诗。
唐朝路上的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定讴摄
后来,他中学毕业,参加工作,又到乌鲁木齐去打拼了十多年,但始终忘不了那开着“梨花”的千树万树。于是,他回到家乡开办养殖场,养羊养马养鸡鹅;建了个“农家乐唐朝丝路驿站”,在院子里种满榆树。隆冬时节,千树万树的“梨花”挂满枝头,不少游客从乌鲁木齐甚至全国各地来观赏沙漠雪景、体验沙漠越野、感受民族风情。当然,少不了他的特色美食“溜达鸡”“沙漠香菇”“手抓肉”“熏马肠”等等。如今,年收入近百万。唐朝丝路驿站不仅有吃住游玩,还有唐朝路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氛围。去年,他作为“军垦文化+休闲观光+沙漠旅游”的示范户,参加了国家文旅部组织的“乡村振兴文旅人才培训班”。在五家渠市,用唐朝路为企业冠名的,张明虎是第一个。
102团唐朝丝路驿站 文定讴摄
与一O二团紧邻的老梧桐窝子村孜亚特·阔别根老人,是全疆有名的“阿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多次在自治区的阿肯阿依特斯大会上获奖,被评为新疆四大“阿肯”之一。孜亚特家族,在北沙窝唐朝路沿线一带定居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老人家院落整齐,四周皆被棵棵梧桐(胡杨)树环抱。上百年树龄的梧桐树粗壮、高大,平添了院落幽静悠远的古意。树下清风阵阵,毡房奶茶飘香,慈眉善目的孜亚特“阿肯”经常会给客人演奏他自己创作的冬不拉器乐曲《唐朝路》。
冬不拉响起来了,老人灵巧的双手,拨动着古老的琴弦。琴声里,仿佛可以听到悠扬的骆铃声、得得的马蹄声,看到那渐行渐远的商旅驼队。节奏时儿舒缓,时儿急切,把听者带入千年丝路那漫长的岁月之中。这首《唐朝路》,是孜亚特“阿肯”16年前创作的,如今演奏起来更加娴熟和从容。
102团唐朝丝路驿站 文定讴摄
这就是唐朝路的儿女。
对于张星、张连长、张明虎和孜亚特·阔别根老人来说,唐朝路是他们感受到温度的历史、看得见形体的文化、记得住大漠的乡愁,是中华民族1300年来铭刻在骨子里的集体记忆。
五家渠市的这段唐朝路
据1988年出版的昌吉州地名图志记载:唐朝路是目前自治州境内残存的一条唐代古商道亦即草原丝绸之路古道。东起奇台县桥子村委会北3公里,蜿蜒向西沿北沙漠南缘绿州地带经吉木萨尔、阜康全境至米泉一O二团场四营附近断迹,全长约153公里。由桥子乡往北至将军庙52.2公里,然后再向东北伸延入蒙古。古道路面清晰可辨。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工作者的考查证明,确系唐代以北庭都护府为枢纽,由长安西通中亚、欧洲诸国的一条重要古丝道,当地群众至今仍通称为“唐朝路”,以示纪念这条驰名中外的交通建设壮举。
在“一O二团场四营附近断迹”的唐朝路,历史上的走向是往南至米泉再向西经昌吉到伊犁通往中亚,还是继续向西绕过乌鲁木齐河的尾部东道海子,沿沙漠与绿洲的分界线一直向西到达中亚,至今仍是个有待考证的课题,或者因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代二者皆存。
这段153公里尚存的唐朝路,是中国陆地上最长的一段具有通行能力的千年古道,是边疆各族人民口口相传的活历史。如今的唐朝路上,仍然可以看见现代重型车辆压出的深深车辙。
现在仍可通行的唐朝路 文定讴摄
这段153公里尚存的唐朝路,大都在兵团六师垦区的地城内。地处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境内的约有四十公里,地处阜康市土墩子农场和二二二团境内的约有七八十公里,地处五家渠市一○二团境内约有三十公里。
这条唐朝路,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唐代,它是北庭都护府治理北疆的交通大动脉,相当于今天的京新高速和312国道;
宋代,唐朝路一带屯垦事业快速发展,推动了游牧民族向农耕定居转变;
元代,成吉思汗从这里西征,扫平欧亚、统一西域;
明代,它是绢马贸易的主渠道,朝廷为增强国力,用绢丝换回数万匹战马;
清代,左宗棠沿唐朝路西进,“一炮成功”收复阿古柏在北疆的据点迪化。
唐朝路,是西域历史的文化符号。
大诗人李白在这里留下了“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名句;
边塞诗人、北庭都护府判官岑参的诗句“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见证了1300多年前西域已经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红旗农场大门口的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780年,大唐悟空法师车奉朝来北庭龙兴寺讲佛译经。没有从唐朝路走来的“孙大圣”,哪有北庭回鹘佛教的空前繁荣?
公元1221年经北塔山、北庭、轮台应召去中亚觐见成吉思汗的山东道士邱处机,留下一册珍贵的《长春真人西游记》,生动地再现了800年前唐朝路的风物人情,并为今天寻找消失的唐轮台提供了线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五家渠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唐朝路,2015年,被列为兵团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进行课题研究,并出版了研究成果;2021年写进师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2023年写入《六师宣传》开篇序言;多年来,师市的历史文化爱好者撰写多篇唐朝路研究文章,其中3篇被人民日报客户端转发。但令人遗憾的是,阜康市已将唐朝路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同一条路的五家渠市却连师市级的文保都未被申报,虽有市政协委员以此作为提案,但至今未果。
2021年元旦唐朝路打卡 李华北摄
唐朝路会不会让五家渠火起来
五家渠的这段唐朝路,是距自治区首府最近的盛唐遗迹;五家渠的北沙窝,又是距乌鲁木齐最近的大沙漠。如果,在一O二团唐南村创建《印象唐朝路》大型沙漠实景演出项目,如何?
入夜,黑黝黝的莽莽大漠、静谧的片片沙包,突然被千万盏光伏电灯点亮。音乐,在驼铃声中响起;聚光灯,跟踪在红柳梭梭摇曳的唐朝路上。西去的大唐官车,东去的漫漫驼队……兴许,那官车里坐的是着唐装的游客,那赶骆驼的旅人,是白天在大田劳作的农工。大唐风格的驿站灯红酒绿、歌舞升平……这宏伟的原生态场景还原和深度的沉浸式体验,会不会让一O二团的文旅业火一把?
边塞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朝路是边塞诗的摇篮。盛唐边塞诗派领军人物岑参在北庭都护府任职三年,经常奔波在唐朝路上;大诗人李白也曾两次云游唐朝路并留下著名诗篇。如果,五家渠在滨河公园末段建一座全国唯一的、以边塞诗为内容的《诗意唐朝路》主题馆,在馆的旁边建座能够登高望见博格达雪峰的李白望月塔,这是不是会大大地提升五家渠市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影响力?是不是会对五家渠市文旅事业发展产生质的突破?
石河子建《艾青诗歌馆》,是因为有现代诗人艾青;五家渠建《诗意唐朝路》边塞诗歌馆,有唐代李白、岑参的边塞诗,还可以有当代闻捷、周涛、杨牧的新边塞诗。这是“诗与远方”的需要吧,文化自信的需要吧。
2024年,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如果”,期盼它都会变成满意的结果。
又是一年元旦。在师市地图上保留唐朝路标识的工程师张星,拉沙石加厚唐朝路路基的张连长,回故乡兴办“唐朝丝路驿站”的张明虎,用东不拉演绎《唐朝路》的孜亚特·阔别根老人,祝福你们:愿望如初、坚守如初!唐朝路是你们的根,也是所有六师人的根。
唐朝路啊,你是五家渠这个城市美好的寄托。
文定讴,主编《农六师志》等地方志、《农六师简史》等师团简史、年鉴等数十部,参与主编《亮剑之师历史纪实》和《五家渠文史5-9辑》。其中《农六师简史》获全国党史成果三等奖,《六师五家渠市年鉴》获全国年鉴奖二等奖。出版散文集《记忆守望》《六师五家渠市地名故事》和《唐朝路历史文化研究》等专著。其中《六师五家渠市地名故事》获兵团题材优秀作品三等奖。
来源:六师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