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中国煤科陈佩佩研究员:走近煤炭资源

煤炭是一种化石能源,是以植物为主的古生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能源矿产,是以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主的复杂混合物。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化石能源,拥有煤炭资源的国家约有80个。我国煤炭储量比较丰富,2020年我国公布的已探明储量为1488亿吨,继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居世界第四位。鉴于我国相对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煤炭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与稳定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外表“黑乎乎”的煤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能、光明、电力、天然气、化工品和关键金属等生产生活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支撑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章来源:《智能矿山》2024年第4期“太阳石科普”专栏

作者简介:陈佩佩,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长期从事煤矿特殊开采相关研究

作者单位: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査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浙江煤炭地质局

引用格式陈佩佩,王佟,赵欣,等.走近煤炭资源[J].智能矿山,2024,5(4):22-26.

 

煤炭的形成

亿万年前,大量植物在泥炭沼泽中持续地生长和死亡,其残骸不断堆积,首先形成了泥炭(图1a)。经过长期而复杂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物理化学和地质化学作用逐渐演化成煤炭。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

(1)泥炭化作用(图1b):植物遗体中的有机化合物分解为简单、化学性质活泼的化合物,进一步合成新的较稳定的有机化合物,如腐植酸、沥青质等。

(2)煤化作用(图1c):泥炭形成后,由于盆地沉降而被埋藏于地下深处,在较高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泥炭逐渐形成褐煤、烟煤、无烟煤。

 

图1 成煤环境和过程示意

 

成煤时期,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丰沛的降水和温热的气候让当时的植物“彻底疯狂”,不仅长得快、长得高,还“到处都是”。石炭纪初植物演化出的木质素更是为“更高、更快、更强”生长提供了物质条件,数以万计的植物日复一日地吸进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以至于将整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提升到30%,而这一过程则持续了近7000万年。植物生老病死,大量植物倒下后,纤维素被微生物缓慢分解,而木质素无法被分解则保留下来,分解者和大型消费者的缺乏更是让这些植物“死而不僵”,巨量的植物遗骸在水与泥沙的作用下最终演化形成了泥炭。

 

图2 牛轭湖(大陆环境)

 

图3 三角洲(海陆过渡环境)

 

煤炭的前身—泥炭沼泽主要形成于地表充分湿润、季节性或常年积水、丛生着喜湿性沼泽植物的低洼地段,广泛分布于从大陆到过渡地带的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环境中水动力条件、陆源碎屑输入状况、水介质化学性质以及沼泽基底稳定性等的不同,会造成泥炭物质组成、泥炭层厚度和侧向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直接影响着煤炭的形成。

 

图4 若尔盖草本沼泽(大陆环境)

 

图5 曲流河(大陆环境)

 

煤炭多来源于高等陆生植物,其性质和聚集规模受生物界演化进程的影响。所以,煤炭并不是任何时期都可以形成的,地球历史上只有几个时期可以形成煤炭。我们以地球的地质年代为顺序,可以总结出:①早泥盆世以前为低等植物(菌藻类)发育时代,那时还没有高等植物出现,没有大规模的聚煤作用。低等植物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煤,灰分很高,发热量较低,称为“石煤”,如我国南方寒武纪的“石煤”;②在约4.1亿年前的志留纪末—泥盆纪初,植物界进入裸蕨时代并登陆,开始了高等植物演化及工业性煤层聚集的地质进程,在我国部分地区形成角质残植煤;③约3.7亿年前的晚泥盆世出现蕨类,陆生植物开始繁盛,石炭二叠纪蕨类植物的繁盛导致全球性聚煤作用的发生,这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聚煤时期;④约2.6亿年前出现裸子植物,侏罗—白垩纪裸子植物的繁盛导致我国北方出现了广泛而持久的聚煤作用;⑤约0.9亿年前出现的被子植物在新生代的繁盛是南、北半球形成巨厚煤层的重要原因。

 

煤炭的分类和成分

按煤化程度的不同,煤的家族成员,从低到高依次为: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低变质烟煤包括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中变质烟煤包括气煤、肥煤、焦煤、瘦煤;高变质煤包括贫煤、无烟煤,中国煤的分类如图6所示。

 

图6 中国煤的分类

 

碳、氢、氧、氮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其余元素的含量越低。其中,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此外,煤中常见的伴生元素有铀、锗、镓、钒、钍、铼、钛、铍、锶、锂等,石煤中有时还富集着镍、钼等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有时可达工业品位可综合利用,是十分重要的资源。

如今不同地区赋存的煤层则是由煤层(原位泥炭在长距离上的堆积)和分散的陆源性沉积有机物共同构成的源−汇系统形成,其中有机质包括有泥炭沼泽的原位堆积、流水搬运的有机质和长距离分散运移沉降的有机质。煤中的矿物和元素主要来自外部物源输送,锗、铝、镓等矿产和金属元素的富集,则来自周边花岗岩类、风化壳铝土矿等物源区补给和长英质火山灰输入补给。煤系,包括煤层(收敛在原位泥炭沼泽的巨量有机质)和地面分散的有机质,以及流水等搬运的元素和无机矿物,共同构成了煤系源−汇系统。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世界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居各种能源之首,2020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达10741亿吨。按照地区划分,亚太地区储量占比42.8%,北美地区占比23.9%,独联体国家占比17.8%,欧盟地区占比7.3%,以上4个地区储备合计占比超过90%。按储量结构区分,烟煤和无烟煤占总储量的70.16%。从国家分布来看,美国是全球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占全球资源的23.2%,俄罗斯占比15.1%,澳大利亚占比14%,中国占比13.3%,印度占比10.3%,以上5个国家储量之和占全球总储量的76%。

 

图7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

 

图8 2020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排名前十的国家统计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我国赋煤区分布呈“井”字形格局,蒙东分区的西部地区、黄淮海分区、晋陕蒙宁分区、云贵川渝分区、北疆地区、甘青分区的南疆地区煤炭资源分布较为集中,其他地区煤炭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图9)。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极不平衡,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等省区。同时煤炭资源的赋存区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煤炭消费量大的地方,资源赋存状况差,资源赋存丰富的地方消费能力不足,由此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局。

 

图9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

 

煤炭深埋于地下,历经亿万年的锤炼,才蜕变为今天的煤炭。它凝聚着太阳的精华,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纯黑的外表掩藏不住它炙热的内心,它等待着人们的发现,并运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去追寻远古太阳的足迹,带来光明和温暖。

 

来源:智能矿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