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宁夏煤业麦垛山矿智能化矿井建设渐入佳境

图一:技术人员正在检查

“超声波精准测风系统”运行情况

 

2023年4月24日,麦垛山矿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会议室,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矿井顺利通过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验收,达到智能化矿井中级水平,“全面感知、实时互联、数据驱动、智能决策、自主学习、协同控制”智能化矿井景象在麦垛山矿逐渐成为现实。

 

图二:井下人员正在操作光控装置开启风门

 

“麦垛山矿是集团灾害精准预警及智能通风项目建设示范矿井之一,也是这个项目在公司唯一的示范矿井,更是整体矿井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项目,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建成符合集团智能化建设高级目标的示范型矿井。”矿总工程师胥海东在项目建设之初对矿项目建设小组成员这样说道。

 

图三:技术人员

正在巡查自动风门控制系统运行情况

 

2020年11月,在没有任何可借鉴项目建设经验的前提下,麦垛山矿组织技术人员,根据集团下发的《煤矿主要灾害精准预警及智能通风建设实施方案》《国家能源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试行)》,开始自行编制《麦垛山矿灾害精准预警及智能通风系统建设方案》。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集团提出的“灾害精准预警和智能通风合二为一”的要求,建立了一个模型和一个管控平台,即建立包含透明地质模型、煤层模型、通风系统模型、矿压监测数据模型等11个子模型的地质基础模型和水灾预警、矿压预警、火灾预警、通风环境监测感知、通风设备远程控制等6大系统的智能通风及灾害预警一体化管控平台。经过科学论证,一个模型和一个管控平台的建设理念,极大优化了项目设计,有效减少了系统的重复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后续项目升级迭代,甚至在全集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四:安装在110203工作面巷口的

“变频局部通风机”

 

2021年4月,宁煤设计院开始设计编制《麦垛山矿灾害预警及智能通风系统初步设计(代可研)》,在会审该初步设计时,作为直接参与项目建设的技术人员,苏莉君和矿其他技术人员提出设计中巷道测风站安装的走线式自动测风装置,在测风特定时间段内设备需要在轨道上来回滑动对巷道全断面风量进行监测,其间不允许任何车辆、人员经过,影响矿井生产运输,对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压力。但设计单位技术人员提出该装置测量精度高,更换其他设备无法保证精度。此时,双方各持己见,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能够最大限度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苏莉君和同事们翻阅大量技术资料,终于找到了替代装置——风速监测高精度超声波传感器,该测量装置采用对射式与时差法的探头设计,测量期间对巷道人力、物料运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最终,在苏莉君的坚持和大量佐证下,设计单位同意了修改意见。同年7月,项目初步设计最终版修订完成,项目名称定为“麦垛山矿灾害精准预警与智能通风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矿井建设”,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建设标准。

 

图五:“变频局部通风机”具有

噪声低、可远程调频控制供风量等特点

极大地提高了矿井局部通风运行效率

降低对员工的健康影响

 

麦垛山矿通风队队长马建国说:“灾害精准预警及智能通风项目建设,能够在麦垛山矿投用并顺利通过集团智能化中级矿井验收,是全矿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2022年9月,“麦垛山矿灾害精准预警与智能通风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矿井建设”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同年11月设备投入试运行。在此期间,由于设备与人员相互“水土不服”,无法正常发挥设备应有的智能化效能,反而对矿井生产造成了一定阻碍。

 

图六:安装在井口的

“KJ602(B)-WY唯一性检测装置”

通过定位卡和人脸识别,精确定位人员入井情况

 

11N采区是麦垛山矿关键采掘接续工程,为了验证智能通风设施的运行可靠性,项目组在11采区疏排水巷3号联络巷安装了一组自动风门。试运行期间,由于风门开启方式由原来的拉绳式改为光控式,大家对操作方法掌握得参差不齐,导致风门不能正常开启,严重影响车辆、人员的通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建国带领通风队和矿通风科、厂家技术人员,广泛征求了井下人员的意见,发动全队员工集思广益,对风门光控自动开启装置进行了升级改造,将设备原来用于防夹功能的红外线对射开关,运用到风门开启装置上,只要人员经过开关装置,红外线就会截断,风门就能自动开启,一举解决了问题,有效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图七:技术人员正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远程操控“变频局部通风机”

 

麦垛山矿智能化矿井建设的八大系统中,除了透明地质、灾害预警和智能通风是集团示范项目外,其余五大系统都是自筹资金开发建设的。这期间,在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矿上下同欲、同舟共济,李慎君带领机电动力科、信息监测中心技术人员积极与公司相关部门沟通,解决视频监控、皮带集控、工作面同频传输等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辅助设备配置问题,搭建了以工业以太网通信为基础的130608、110207两个综采工作面和130607风巷、110205风巷两个综掘工作面智能采煤、智能掘进系统,减少了操作人员配备数量,减轻了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提升了安全管控水平。同时,他们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创新创效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自行组装矿井供电、排水、主煤流皮带运输等监测监控设备。利用LED液晶电视代替工业监控系统电视墙,拆解、维修、拼凑淘汰工业控制计算机,与厂家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优化主排水、供电、压风等8项自动化控制流程,共节约资金30余万元,构建了“协同运行+无人值守”智能运行模式,实现了减人、提效、保安的目标。

 

 

 

 

远方不远,未来正来。“麦垛山矿将把准高质量发展脉络,瞄准智能化高级矿井目标,坚持聚焦生产系统智能化、煤炭利用高质化、作业环境无害化技术攻关方向,大力推广创新项目在现场的应用,提升创新管理实效,推动智能化服务安全高效生产,全面开创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局面。”麦垛山矿矿长贾丰华在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验收评审会上如是说。

 

来源:智慧国家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