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武强院士:一条线 一盘棋 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后,我国开始全面进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然而,我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作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基地,黄河流域的资源开发强度却在日益提高,导致矿业工程活动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彼此矛盾的一个典型代表。如何科学地破解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而实施的开发利用工程活动与其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矛盾和冲突难题,成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构建矿井水综合利用与绿色矿业发展“一条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一盘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模式,是解决这种矛盾的“金钥匙”。

一、加强黄河流域矿井水综合利用

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缺水。黄河流域人均年径流量40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的25%;且天然径流时空分布不均,上游产水多、用水少,且汛期占比高,中下游产水少、用水多;伴随近年来流域水资源衰减趋势和相关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增加,叠加流域储量巨大的能源集中开发,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

黄河流域煤炭储量大,开发强度高,矿井涌水量大且利用率低。2022年沿黄9省煤炭产量35.9亿吨,矿井涌水量约为65亿立方米,接近我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一期设计调水量。另外,黄河流域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造成部分矿区矿井水全盐量较高、氟化物等超标现象严重。在尚未开展相关科学论证、技术研究及行政许可情况下,处置不合理的直排或用于景观水系、植被建设或河湖补水等,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危害和累积性风险,造成水体含盐量上升、污染负荷增加、土壤盐碱化、不耐盐碱类植被退化、农作物减产等生态环境风险。因此,加强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极为迫切。

矿井水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决心、更多的举措推进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1)成立政府牵头的矿井水综合利用办公室,统筹管理矿井水,充分挖掘当地矿井水资源潜力,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增加本土水资源,提高矿井水的资源化和生态化利用效率。

(2)开展黄河流域矿井水系统调查评估,摸清家底,构建基于提高矿井水综合利用效率为目的的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案。

(3)强化矿井水的无害化处置。针对黄河流域矿井水高氟、高矿化度等的水质问题,有必要对矿井水开展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置。矿井水应根据需水用户水质要求进行分质、分类、分级处置,在满足资源化和生态化利用目标基础上,兼顾经济与技术的合理。

(4)强化科技支撑,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大煤水双资源协调开发的科技研发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在矿井水补给源头封堵减控技术、工艺与成套装备、不同水质类型矿井水高效经济绿色处置技术与工艺、不同类型需水用户的经济水力管理模式体系建立等方面,重点开展科技攻关和科研平台建设及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从源头减控地下水涌出量。

二、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

自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经过十余年努力,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从单点矿山到面状示范区,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表现为: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抓手,被大部分地方人民政府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及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在全国矿山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前提下,绿色矿山建设为全国树立了一批典型,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区域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已初步展开。

黄河流域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采矿行业十分繁荣,导致矿业工程活动在为当地经济社会进步和民生福祉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诱发了让人十分痛心的严重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保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采取相关措施,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具体为:

(1)加强绿色矿山建设的系统化思维。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原则,进一步健全绿色矿业发展工作机制。绿色矿山建设在横向上要多部门协同管理组织,或成立绿色矿山办公室;在纵向上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创机制;探索绿色矿山建设合同管理,在矿业权新立、延续、转让等环节合同签订时落实好建设内容,分别明确新建矿山和持证生产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要以系统化理念为指导,加强“矿—农—城复合区”一体化规划建设;构建由政府、企业、公众、社团等各方组成的社会监督体系,健全绿色矿山企业信息公开机制。

(2)完善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绿色矿山评价指标不仅考虑矿区环境、资源开发方式、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等,而且应综合评价矿山的生产安全、职业健康、资源回收和开发效益等指标。

(3)释放政策潜力。完善激励约束政策,推动矿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矿山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和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业自身建设绿色矿山的内生动力。对已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企业,在矿业用地、资源配置、产能转换与释放、金融扶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配套激励政策;构建矿产品完全成本体系,运用绿色矿山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和模型,根据绿色矿山建设采用的新技术的经济效益计算成果,定量评价绿色矿山建设所取得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激励矿山企业主动建设绿色矿山的积极性。

(4)完善绿色矿山建设法律性和规范性制度体系,完善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机制,构建第三方评估监管机制或绿色矿山认证制度,强化各方责任,保证建设质量。

(5)加快建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基金,做好市场化运作。在省级层面建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基金示范,通过健康的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解决资金投入的难题。

三、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

要保障黄河安澜,必须调节水沙关系,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综合治理。

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几”字弯腹地,东、西、北三面为黄河环绕,流长728公里,占黄河全长1/8。在国家“三区四带”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中,鄂尔多斯市有8个旗区位于北方防沙林带和黄河重点生态区(含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的主体位置,是国家35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之一,分布有8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以及23个自然保护地,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拥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5科2属10种,是黄河流域重点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鄂尔多斯市是黄河流域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2.9%,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38.9%,境内“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泥沙的集中来源区,严重威胁黄河安澜和沿线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鄂尔多斯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油气和放射性铀矿等能源基地,煤炭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人类矿业工程活动使得本底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加快实施鄂尔多斯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可以尽快扭转黄河流域宁蒙河段泥沙上升趋势,控制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与主河道萎缩,延长黄河中游水库使用年限,保障宁蒙河段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粮食、能源、生态安全;助力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行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和草原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模式和示范效应,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来源: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