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榆树井煤矿:智能化矿山筑牢经济稳增长底盘

秋意渐起,丰收在即!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南部毛乌素沙漠,一座园林式现代化矿井跃入眼帘,这便是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智能化示范煤矿——新矿内蒙古能源榆树井煤矿。

 

 

 

 

 

近年来,榆树井煤矿聚焦“两优三减”工作部署,树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发展方向,以“大面重装、极简高效”为原则,不断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以勇立潮头的创新变革,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走在前列,蹚出了一条“超长工作面+富水软岩智能矿山建设”新路子,为山东能源经济平稳运行提能力、夯基础。

 

榆树井煤矿可采储量1.95亿吨,2010年7月正式投产,属于典型的复合型软岩地质条件,由于受软岩制约,一直无法提高采掘效率,严重制约产能释放,陷入了“少产少亏、多产多亏、不产也亏”的尴尬境地。

 

思路决定出路。该矿成立智能化办公室,制定智能化建设规划、顶层设计及作战图,设置工作专班,围绕智能化采煤、机电、运输等重点领域,确立了“五化四型”智能化发展总体思路,排定实施智能化项目24项。

 

 

 

 

“我们创新实施‘1+N’管控模式,即打造一个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调度总台),建设大型设备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地面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机电设备智慧化节能管控系统及辅助运输系统等‘N’个控制系统,为已建成的3808S智能化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创造了基础条件。现在该工作面日产稳定在1.6万吨,具备了单面达产能力。”该矿党委副书记、矿长张勇介绍说。

 

“以后咱们再也不用人工操控支架了,只需要轻点按键,就能实现工作面集中控制,工作更加安全,软岩条件下超前支护变得更加高效。”近日,榆树井煤矿325米超长富水软岩智能化工作面成为矿区热议“焦点”。

 

说起富水软岩智能工作面,该矿党委副书记、矿长张勇有很多话要说:“最初我在一线区队当机电班长的时候,就知道在富水软岩里搞成智能化工作面很难,关键的是在设备选型上。虽然,省内有很多成熟的智能化工作面,我们也多次走出去进行学习,但动辄就是进口国外先进设备,不一定适用软岩地质条件,放眼国内建成富水软岩的智能化工作面也没有几家,没有什么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借鉴。”

 

 

 

 

没有经验可借鉴,那就自己搞创新,在设备选型上,他们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充分借助山东能源高端装备资源优势,加大原有装备、关键部件升级力度,推广应用一批高端装备、先进设备,为加快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通过自主探索试用移动式支架遥控组装设备和扩安一体机,实现转载机、皮带机、液压支架运输、安装、试运转‘三同步’,创新实施不停机拉移机尾,采用3*315KW永磁电滚筒,带速提升至4m,运输破碎能力达到1800t/h以上。”该矿总工程师李春平说。

 

“智能化这事儿,必须点个赞!”采煤一区采煤机司机李家强说,“以前,要时时盯着滚筒,总是按着遥控,精神高度紧张。现在,我每天下井后,只需按下启动按钮,选好割煤方向,就可以实现‘记忆截割’”。

 

 

 

 

“目前,我们初步实现了以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为辅的智能化模式,3808S智能化工作面煤机记忆截割、自动移架和自动截割三角煤达到常态化运行水平,采煤机速度达到10米每分钟,保持日产15刀每天的好水平,双率达到75%以上,初步实现了智能提效目的。”该矿生产副矿长陈建刚介绍到。

 

通过325米富水软岩智能化超长综采工作面的探索与实践,榆树井煤矿为富水软岩煤层治理及智能化开采蹚出了一条路子、提供了一套方案、开创了一项先河,也创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采煤、辅助运输及机电系统智能化管控目标,加快推进操控智能化、系统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力迈向‘一矿一千人单面达产’,在打造富水软岩智能化示范矿井上走在前,以实干和创新为山东能源经济稳增长稳大盘贡献力量。”榆树井煤矿党委副书记、矿长张勇表示。

 

来源:山东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