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江铜各单位多措并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当前,针对铜精矿现货供应持续紧张局面,各矿山、冶炼单位积极落实公司部署安排,统筹提升铜、金、银等产品综合回收率,做到应收尽收,努力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

 

德铜协同攻关“铜钼双进”
 

 

德铜始终坚持“生产从紧、任务超前”原则,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在质与量中寻找统一,在工艺提升中谋求突破,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德铜坚持通过“以爆代破”的方式,抓好铜厂、富家坞两个采区的生产组织与协调,进一步优化采剥工程,做好每班矿石品位的分析,加强矿石管理,以源头工序质量提升,推动整体工序效益效率提升;积极优化两大选厂生产组织,在改善碎矿系统工艺、降低碎矿产品粒度上下功夫,执行精细化和标准化操作;着力加强内部单位之间沟通协调,保持富家坞高效供矿态势。

围绕充分挖掘钼资源回收空间,德铜不断探索优化选钼生产工艺流程,深化推进“铜钼分离精选段工艺试验优化研究”“大山选矿厂铜硫分选工艺优化研究”“泗洲一期二段立磨及浮选工艺优化研究”“铜钼分离新药剂的工业试验研究”等系列工艺试验项目,通过加强对铜精矿量、铜精矿含钼品位的跟踪,并针对矿性变化,加强选钼预处理、一段浮选及二段浮选的适应性操作调整,进一步提高选钼金属综合回收水平,持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同时,德铜通过开展生产运营效率评价竞赛及提升工序质量劳动竞赛,进一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在提升安全工作实效的同时,狠抓生产不放松,朝着首季“开门红”奋进。

 

贵冶以创新赋能资源高效利用
 

 

贵冶持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全流程生产效率,严控中间物料产出,提高冶炼综合回收率。

协同攻关再落实。贵冶秉承“均衡、稳定、高效”的生产组织模式,研发铜酸系统智慧协同程序,以达到生产过程烟气最优管控,提高铜酸系统满负荷作业率,实现铜酸系统均衡、稳定、高效生产。

科研技改再深化。通过研发冰铜成分在线检测装置,提升了“闪速炉冰铜”“转炉粗铜”“铜渣样”等物料的送样及时性,进一步稳定三大炉炉况,减少了中间物料产出,降低了渣含铜。同时,开展《从工艺废液中回收金银,提高金银直收率》科研项目攻关,降低废水渣和碳铜渣中金、银含量,大力推进铑元素提取工艺研发,促进产能转化,提升工厂综合回收效益。

现场管理再提升。强化基础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多部门联合开展常态化现场巡检,严抓物料装斗、路面洒落等环节,并通过清污分流、管道优化实现精准回收处理,提升有价金属回收率。

 

武铜以技改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武铜在稳定“8090”铜硫回收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在选矿技术方面,选矿车间不断优化磨矿分级工艺参数,针对原矿旋流器溢流产品粗粒级粒级占比偏大、粒级回收率偏低,开展原矿旋流器溢流管尺寸、沉砂嘴尺寸球磨机充填率及球磨介质级配等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在不影响生产效率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铜、硫、金、银等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持续优化中矿再磨工艺参数,在磨排矿补加水增设流量计,并通过单双套下适宜补加水量,确保再磨总溢流细度-0.074mm占比稳定在90%以上。

在工艺管理方面,选矿车间持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利用选矿协会平台,常态化开展“每周一课”“技能联赛”。加大技术帮扶力度,车间技术组、工段技术员每日巡检现场工艺流程,及时指出员工流程操作不足之处,切实提高现场人员技能水平。不断完善工艺纪律、劳动纪律考核办法,加大选矿工艺质量检查频次和力度,稳定生产流程。同时,进一步加大设备设施检查、维护力度,加强主井提升系统预检预修,严格控制检修时长,开展箕斗挂钩改进攻关,保障主井提升效率。加强旋流器工艺参数、浮选机工况、高硫精选闸门等流程关键点把控,建立相应运行、检修台账,保障生产连续、高效、稳定。

 

银山矿业“吃干榨净”低品位矿石
 

 

银山矿业坚持“吃干榨净”的理念,科学合理利用低品位矿石和当量品位矿石,进一步提升露天矿产资源利用率,持续创新突破资源综合利用瓶颈,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针对多金属矿床伴生金品位高的特点,银山矿业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科研课题《银山矿区基于伴生金研究的当量铜矿体边界优化》技术研究,通过深入分析铜矿床伴生金元素的分布规律,准确掌握铜金元素空间分布关系及特点。

同时,结合生产过程岩粉地质资料,用价值法将金当量铜计算经济效益,通过合理配矿以达到稳定综合入选品位,降低对回收率影响。

为进一步增强低品位矿石的利用成效,银山矿业结合低品位矿石分布形式,对爆堆实行每天2次跟踪圈矿、动态调整矿岩圈定区域,现场跟班指挥出矿、加强供配矿管理、严格控制矿石贫化,确保低品位矿石能用尽用。

面对入选原矿低品位矿石增多、矿石性质多变的实际,银山矿业坚持选矿流程以数智化为驱动,通过自主设计的DCS系统和智能浮选专家系统实行全流程动态监控与分析指标数据,完善精确化的数据工艺管理模式,并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升级,提升数字化水平,有效应对矿性变化,稳定工艺指标,确保了综合效益最大化。

 

城铜全流程攻坚“低铜高硫”生产难题
 

 

城门山铜矿秉持“以效益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上而下展开攻坚行动,着力推动选矿流程尽快适应原矿“低铜高硫”特性,在现有处理量基础上稳步提升铜、硫回收率等各项技经指标。

坚持“调、优、控”不放松。攻克“低铜高硫”带来的生产难题,需要采取全流程、综合性生产管理手段予以有效破解。年初以来,城铜采矿场着重在“调”字上下功夫,利用矿点预报平台,动态跟踪、了解选矿流程控制难点,组织现场人员根据矿生产管控中心提出的要求,作出供配矿调整。着力在“优”字上发力,通过精细调整矿石的块粉比,根据选别指标及时跟踪关注矿石氧化率、含泥量等,实现对五点供配矿模式的持续优化,从而有力确保了选矿生产的流程通过性。集中在“控”字上使劲,根据在线数据反馈的信息,该场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采矿生产的过程控制,实时作出精细化调整,确保原矿铜、硫品位满足计划要求。

坚持“升、转、核”不懈怠。“升”,就是在已建成投用智能矿山1.0项目基础上,全面做好城铜选矿厂的系统升级文章,对选矿二系统的部分SAB磨矿专家系统、浮选专家系统进行升级,在选矿一系统推广应用较为成熟、效果显著的专家系统。“转”,就是在去年探索应用快速浮选工艺、新增闪速浮选机,开展选矿药剂优化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扎实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着力推动铜、硫回收率有新提升。目前,城铜与江西理工大学开展的“低铜高硫”选别试验研究正在立项,这将对城铜进一步提升选别指标产生有利影响。“核”就是强化绩效考核,修订2024年选矿异常指标管理制度,重点对尾矿含硫品位及铜、硫回收率实施考核与奖励,进一步调动现场浮选操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下一步,城铜还将加快推进铜钼分离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矿山的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永铜全力稳产提质增效
 

 

永铜坚持“稳生产、促发展”原则,锚定全年任务目标,努力在稳产上做文章,切实保障矿山生产提质提效。

采矿场深入落实“保稳供、保品位、强充填”工作要求,统筹分析井下开采生产现状,积极优化生产布局,细化分解采掘任务,强化执行,持续保持井下6000吨/日供矿能力。积极克服井下原矿品位总体偏低的困难,充分利用采空区激光扫描系统、地质模型等手段精细生产过程管理,降低贫化损失率,保障出矿品位。同时,加快推进全尾充填改进项目实施,尽快建成见效,提升充填能力及充填质量,保障采充平衡。

选矿厂通过进一步优化单系统生产模式和选矿工艺流程,稳定核心指标,提升生产效益。着力推动伴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做好“光电分选”“铜钼分离”“锌金属回收”等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努力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

 

铅锌公司“三管”齐下着力提升金银产能
 

 

 

铅锌公司紧盯市场回暖契机,聚焦前端采购、中端辅料、后端产品“三大方向”着力提升金银产能,在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领域“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

聚焦前端采购,在拓展渠道上“走在前”。营销部把好“原料关”、算好“效益账”,紧盯市场行情变化,利用进口银精矿加工贸易手册,对外持续做好高富含银精矿进口工作;对内积极稳定现有富含采购渠道,加大与矿山企业直接采购精矿的比例,有目标有重点地培养长期忠实的供应商,有针对性的拓展富含金银原料的矿山。

聚焦中端辅料,在工艺优势上“勇争先”。致力于发挥基夫赛特炉原料适应性强的工艺优势,不断提升基夫赛特炉处理复杂物料效能;精准施策,对阳极泥压滤机全自动化升级改造,强化员工精细化洗涤操作,有力降低了铅阳极泥含铅含酸含水,做到产量、品质双提升,为后续金银综合回收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后端产品,在品牌质量上“善作为”。稀贵分厂强化各级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规范化合金板品质控制、精细化电解操作、标准化金银锭浇铸,确保金锭、银锭的化学品位和外观质量;下一步将引进无残极电解技术和大容量感应炉,通过高效处理高含银物料,进一步增加银锭产量、降低在制品含银。

 

金德铅业以“银”增“盈”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局面未有改变、铅加工费持续低迷料成为常态的不利形势下,金德铅业坚持以效益为导向,持续推进“低铅高富含”战略,形成“保增长”的联动发展活力。

抓实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效益。今年1月,熔炼三车间贵金属工段完成了银电解项目改造科技创新成果转换。改造后的银电解效率显著提高,银电解槽电流由原来的500A提升至1600A,银粉产量从日产0.98吨提升至日产1.5吨,极大提高了银电解生产效率,缩短了合金板电解周期。

强化技经指标管理,稳定工艺。紧盯改造后的工艺,在推动员工操作与新工艺、新设备磨合的同时,以精细化管理和银电解生产效率提高为抓手,银转炉系统加大阳极泥处理量和强化炉窑的技术经济指标管控,缩短了单炉炉时,提高了单炉产量,平均每炉合金板产量在6吨以上,最高单炉产量达到了7.58吨。

 

来源:江铜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