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山东济宁:矿山增绿生态增效

山东省济宁市,一座煤炭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丰富的矿产资源带动了济宁经济发展,也造成了矿山生态环境的欠账。

近年来,济宁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全链条、各环节、多渠道发力,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实现露天非煤矿山生态修复标准全面提升、措施全面加强、成效全面显现。

 

压实综合整治责任

 

近年来,济宁把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坚决扛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聚力实施矿山修复治理,以高水平整治推动高质量发展。

济宁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牵头,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矿山综合整治指挥部,专班推动抓落实。

同时,济宁实行“全面调度+重点核查+网格分区”管理模式,压实市、县、镇、村、企业、网格区块“六方责任”,采取“1+3”包保方式,即每个项目由1名县级干部、1名部门负责人、1名工程师包保,形成闭环管理,强化责任落实。

此外,济宁加强“一问题一台账”管理,严格落实“日调度、日通报、日排名”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红黄蓝”三色管理;强化结果运用,将矿山综合整治与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紧密结合,整治成效与干部考核使用挂钩,及时奖惩、督促整改。

 

推行“三提一扩”标准

 

在推进露天非煤矿山综合整治过程中,济宁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试点示范,坚持“修复标准创一流,工程项目立标杆”的目标,全面推行矿山修复“提标准、提速度、提效果、扩范围”的“三提一扩”工作标准,全力提升整治水平。

修复治理“提标准”。针对基建矿山,济宁结合矿区实际,对暂不开采区域由防尘措施调整为修复治理。例如,曲阜市小烟山矿在基建期铺设植草砖(网)57亩、植树2.2万棵,累计投入920万元、修复矿区177亩。针对生产矿山,济宁以修复治理效果确定开采利用方式,将修复治理摆在开发利用前。例如,泗水县马头山矿调整矿界边缘开采计划,结合矿外用地现状,修复高标准农田270亩。针对关停矿山,济宁高质量编制修复方案、高标准完善配套工程、高规格栽植绿化苗木,力争修复治理一步到位。

数字赋能“提速度”。济宁综合运用遥感监测、无人机航拍等技术,创建矿山实景三维模型,结合航拍正射影像,定时定位定点督促进度,全市32家露天非煤持证矿山已完成修复治理提升任务,实现强措施推进、高效率治理。

聚焦视线“提效果”。济宁重视目视区域效果和空中俯视整体效果,聚焦生产矿山“三区一线”,打造生产区、加工区、办公区、道路等修复治理标杆工程。

整体提升“扩范围”。济宁将矿业权范围外、可视范围内破损山体统筹纳入修复范围,应修尽修,全市32家露天非煤持证矿山修复面积扩至9009亩;聚焦全域治理,编制实施《济宁市“十四五”时期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总体布局,分4年全域推进矿山修复,到2025年全面完成关停矿山修复治理任务。

 

探索生态富民新路

 

近年来,济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尼山区域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实施荒山绿化三年行动,改善矿山生态,增值绿色空间,探索生态富民新路。

济宁按照“科学、节俭、务实”的原则,充分借鉴各地经验,运用新技术实施工程造林,投资近4亿元,打造全国荒山绿化示范工程和石灰岩山地造林示范项目。

同时,济宁实行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将引水管网等基础设施与矿山治理、造林、封育一体设计、统筹实施,建设蓄水池160个、铺设引水管网290千米,建设护林房67个、隔离墙129千米,安装责任公示牌、封山育林警示牌377个,造林成活率达95%,远超国家相关标准。

济宁全面推行“工程造林+乡村绿化队+村护林队+村民公益岗”模式,新增生态护林公益岗位909个,今年以来累计带动就业25.7万人次,实现群众增收2730万余元;延伸群众增收链条,累计栽植经济林4000余亩;注重林业碳汇开发,依托中国林学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将荒山绿化成果纳入碳汇造林项目,预计5年后可产生碳汇约4.5万吨/年,实现了矿山增绿、生态增效、公益增岗、群众增收的多元目标。

 

实施长效管控机制

 

济宁强化理念更新、过程严控,探索实施矿山开采、修复治理、绿化提升全周期管理,创建实施“终了管控”“采修平衡”“五个专门”等长效管控机制。

“终了管控”,即以修复治理效果定开发利用方式,将修复治理成效纳入矿山开采评价体系,突出修复治理导向,将生态修复治理贯穿开发利用全过程,实现“开采终了、修复完成”的目标。

“采修平衡”,即统筹安排开采与修复范围,压减年度开采区域上限与修复面积下限,核定年度矿山开采与修复平衡执行情况,规定水泥矿山不超过两个开采面、建筑用矿山一个开采面,禁止矿山生产多面开采,实现开采面与修复区核定面积动态平衡。

“五个专门”,即建立专门绿化队伍、专门绿化设施、专门管护设备、专门管护队伍、专门资金的生态修复机制,将水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与矿山综合整治项目一体设计、统筹实施,对完成矿山综合整治的山体实行封山育林,保障整治成效。

下一步,济宁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抓好矿山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力争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资源安全相统筹、绿水青山与社会发展相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