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22900-2022)标准

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贡献专业力量

 

专注于绿色矿山科技领域

  • 回到顶部
  • 400-051-6619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矿山生态修复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同在

咬定“治山”不放松 河北省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纪实

“近几年来,河北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锲而不舍地持续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从数量上来说,全省固体矿山数量从2001年的10367个,减少到目前的2186个。修复绿化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2704处、14.5万亩,全省58家矿山纳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在河北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该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工作举措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时间长。过去由于开发强度大,最多的时候矿山数量达2万多个。矿产开发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生态环境破坏。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共有4330处,30.49万亩。

  针对矿山数量大、治理难度大、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工作举措,积极创新机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意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控十条措施》《河北省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河北省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机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进一步推进治理举措落实到位。

  ——实行矿山减量化管理。依法上收审批权,严控露天矿产开发审批,推进矿产开发整合重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矿山企业主动关闭退出。对矿山企业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申请转型的,在用地指标、土地规划调整等方面给予支持。

  ——坚持因地制宜。指导市县自然资源部门,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的原则,因地制宜,一处一策,分类制订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优化综合治理途径和方法,综合采取修复绿化、转型利用和自然恢复等措施,科学有效开展矿山综合治理,确保综合治理质量和效益。

  ——加大资金投入。2019年,经河北省政府同意,设立了省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专项资金,对纳入《河北省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治理恢复给予补助。2019年省级补助资金4亿元,今年各级政府投入资金17亿余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6亿元,吸引社会资本14亿余元。

  ——吸引社会资本。不断创新机制,激发市场活力。今年3月出台了《河北省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实施办法》,坚持“谁破坏、谁治理”“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明确了鼓励矿山土地综合修复利用、盘活利用矿山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利用废弃矿山土石料等支持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吸引各方投入,推行市场化运作、科学化治理的模式,破解财政资金不足难题,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积极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到矿山生态修复中来。

  持续发力攻坚 坚持高位推动

  作为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和环境治理的主战场,河北省将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发力,攻坚克难,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矿产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努力把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做得更大。

  2014-2015年,河北省实施了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攻坚行动,系统地摸清了全省有证矿山和责任灭失矿山迹地底数,实行一矿一卡、一点一卡,建立了河北省矿山环境数据库和治理台账,并开始挂账作战。

  2016-2017年,河北省持续强力推进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专项行动,2016年完成197处,1.76万亩,2017年完成256处责任灭失矿山露天矿山迹地修复绿化,治理面积1.22万亩。

  2018-2020年,河北省实施了《河北省露天矿山污染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 2018年完成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基地年度目标任务171处、1.72万亩,2019年 完成治理任务1024处、6.55万亩,超额完成治理任务,在全国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部署会上介绍了经验做法。今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将矿山综合治理纳入全省重点领域清理规范“六个专项”之一,持续强力推进,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全部剩余的2682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其中:今年计划完成2057处,明年计划完成625处。

  压实工作责任 有力有序推进

  根据矿山综合治理任务,完善细化整治方案,区分整治类型、矿山交通位置、坐标点等内容,年初河北省将综合治理任务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市县。对每处矿山综合治理任务均明确责任主体、整治要求、具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了定期通报、督导检查等制度,进一步压实了属地党委政府主体责任。

  注重技术服务,组织专业技术服务队,主动深入基层,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基层运用好先进技术手段和科学治理措施。河北省建立生态修复学习资料库,通过网络进行了业务培训,组织编印了《河北省矿山环境治理参考模式》《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综合治理验收参考标准》《河北省矿山高陡边坡治理参考模式》《河北省露天矿山迹地岩壁覆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技术资料,指导基层借鉴成功经验,拓展治理思路,为高效开展综合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安排部署,有力有序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张家口市深入推进“两区”建设,提出“无矿市”建设口号;承德市、唐山市在落实推进露天矿山持续整治三年作战计划的同时,自我加压加码,提高环保达标整改标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秦皇岛市结合全域旅游城市建设,深入推进露天矿山整治,对不能达标的矿山企业坚决予以关停;石家庄市、邢台市不断加强宣传、巡查力度,确保未整治达标矿山企业不进行非法生产。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河北省将聚焦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力争到2022年矿山数量由目前的2186个减少到1841个;到2021年底完成全部剩余的1626处责任主体灭失露天矿山迹地治理,推进矿产开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